城市管理要下足绣花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细心、耐心和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品牌。
福州市在数字城市建设上成效明显,但通过调研比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先进地区,福州市既有自身优势,也有不足。当前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机遇难得,形势大好,时不我待。建议通过完善数字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兴技术试点应用、更加注重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若干个“超级大都市”以及遍布全国的现代化城市、乡镇,建立起成熟的高速路网、高铁线网、航空枢纽以及大型港口。
本报告聚焦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要素之核心平台、关键技术和典型场景,开展深入研究,旨在融会贯通细化建设方案,引领各地政府和相关产业,推进数字孪生城市落地实施。
关于如何做强做优城市大脑,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一场思想大解放,为杭州在用城市大脑治理智慧城市上,贡献了金点子。
9月23日,阿里研究院与21世纪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2019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基于自身数据库以及官方数据,对上海、杭州、湖州、嘉兴、宁波、舟山、绍兴、金华、台州、温州、南京、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盐城、镇江、常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开创性的进行定量分析。
9月9日,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推进数字城管工作安排落实部署。
建设真正的数字孪生城市真正要在供给侧改革方面下功夫、照镜子,从理论方法、政策配套、应用场景中去做绣花针功夫,用实践价值的力量推动意识的转变和城市人口美好生活需要的响应步伐。
当前城市在感知业务领域,处于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的状态,数字孪生城市将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统筹感知体系建设,统一采集汇聚,实现城市动态数据整合与共享,形成全域覆盖、动静结合、三维立体的规范化、智能化、全联接的感知布局,实现物理城市在数字城市的精准映射。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最早起源于工业领域,对产品、生产线和工艺等进行数字仿真、实时跟踪,研发周期大幅缩减,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今天,如果我们整个城市都有一个仿真系统,会不会指导我们更好地去工作生活?
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建设,也包括智慧行政、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等专项工程,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在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看来,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不少误区,当下已到了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关口。以下是他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演讲。
雄安新区已经成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也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
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物理世界和与之对应的数字世界正形成两大体系平行发展、相互作用。数字世界为了服务物理世界而存在,物理世界因为数字世界变得高效有序,数字孪生技术应运而生,从制造业逐步延伸拓展至城市空间,深刻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
作为承接数字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阶段,智慧城市建设阶段丰富了城市智慧基础设施,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按照我国20年来的城市发展路径,我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0阶段的数字城市、2.0阶段的无线城市和3.0阶段的智慧城市。城市发展1.0阶段——数字城市,其贯穿于21世纪前十年我国城市建设的始终。